發行新台幣的回顧
1949年6月15日台灣省屬台灣銀行發行新台幣,它穩定了當時的台灣金融秩序,但七十多年過去、這個歷史大事件已逐漸讓人淡忘,當年發行的時機、哪些人參與促成及其曲折過程都值得細細回顧。
時空背景
1949年1月21日蔣介石下野、李宗仁與中共的和談破裂(4月)共軍渡江、緊接著5月上海包圍戰開打、以及共軍分兵南下江西浙江、局勢急轉直下,絕大多數人都認為共軍襲捲全中國已是不可擋的事實,同時在金融(金圓劵)崩盤的狀況下,沒有人會意識到區區台灣省能將已在崩盤邊緣的台幣改制成攻。
契機
1949年初蔣介石把陳誠放在台灣目的之一就是要陳誠看好存放在台銀金庫裡的幾百萬兩黃金,但隨著共軍渡江後分兵南下,台灣當面的壓力越來越大,另一方面,撤抵台灣的軍公教機關及人員愈來愈多,台灣省墊付中央撤台機關人員費用日益增加,此時在大陸發行的金圓劵業已崩盤,台灣銀行在台灣發行的舊台幣受到局勢影響,日日貶值造成軍公教人員及一般民眾生活極大壓力,如不設法改革也可能步上金圓劵之路,這對在台挑大樑的陳誠而言、壓力極大。對蔣介石而言,為鞏固台灣這個最後的基地、也不可能坐視不管,而台幣改制最需要的條件(黃金)就在台灣銀行的倉庫裡,此即為新台幣發行的契機。
主導
發行新台幣(或稱台灣省金融改革)的主導始終都在蔣介石手裡,協助蔣處理此事的為俞鴻鈞(前任中央銀行總裁)、劉攻芸(時任中央銀行總裁)、蔣經國、嚴家淦(時任台灣省財政廳長)等人。由以下的相關記載可以約略瞭解其推展過程(參考蔣介石及侍從室工作日誌):
《1》1949年4月2日(當時國共和談已明顯破裂,但共軍陳兵江北尚未渡江)蔣介石在溪口老家與俞鴻鈞商討台灣金融改革問題。
《2》5月18日陳誠和台灣省議會議長黃朝琴、財政廳長嚴家淦等赴廣州參加行政院召開的財政會議,經爭取后由行政院長何應欽同意:另撥黃金八十萬兩做為改革台幣基金。
(註:事實上黃金都存放在陳誠掌管的台灣銀行金庫內,這個動作只是由行政院出面背書,檯面下是蔣介石決定的)
《3》共軍包圍上海作戰后,蔣介石與蔣經國於5月17日由舟山到達澎湖,進駐海濱招待所,翌(18)日即召見俞鴻鈞研商台幣改革事。
《4》5月24日召見劉攻芸(自台北飛來)研商廈門存金之處理分配及台幣改制問題(陳誠在場、同進午餐)。
《5》5月25日上海國軍撤守,蔣介石及蔣經國改駐高雄壽山要塞,翌(26)日即召見俞鴻鈞(註:本日記事未見談及何事,但研判上海既失、對未來局勢發展蔣介石必有定見,當以護台為首要目標,所談必是台幣改制問題)
《6》6月3日蔣介石在壽山一早召集俞鴻鈞、劉攻芸、嚴家淦商討新台幣發行問題(與俞鴻鈞、蔣經國共進午餐),晚間又召見嚴家淦、俞鴻鈞(並共進晚餐)決定提撥台灣銀行基金5000萬美元。
《7》6月15日台灣省政府宣布發行新台幣(首次發行面額2億元) 。
影響
《1》1949年6月15日發行新台幣,因有十足的準備、所以短期間內金融面立刻穩定下來。 緊接著聯勤財務署以所掌握黃金(中央銀行存金運台前與國軍財務署協商部分庫存金銀外匯做為軍費之用)額度內,以每兩280元價格向台銀兌換新台幣現鈔做為國軍軍費(含薪俸) ,其總數應在百萬兩左右。其作用是:台灣銀行手中增加了黃金,國軍有信用十足的新台幣可用,軍心民心兩安,1949年下半年、共軍襲捲長江以南,但臺灣社會反而相對安定。(參考吳興鏞著黃金往事)
《2》1949年6月15日以後至1950年12月底,經由台灣銀行儲蓄部透過台北市四家銀樓(金瑞山、金再興、益記、美華)以每兩280元之價格,共拋售153萬兩(約)黃金、另拋售美元現鈔6600萬元(時值150萬兩黃金),等於回籠近九億元新台幣現鈔,從而大大穩定了新台幣的信用。
拙見幾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1》 站在1949年6月的時間點來看,蔣介石當時並無一官半職並沒有立場做發行的決定,但歷史上凡值亂世實力決定一切,同一時間在大陸戰場中國共產黨佔優勢,蔣介石難以力挽狂瀾,在台灣(含台灣海峽及外島)地區蔣介石掌握相當完整的海空軍、實力反而居上,故依實力原則,蔣介石做出發行新台幣的決定,完成了其自訂計畫的一部分(發行新台幣只是蔣介石預定計畫之一,其他計畫範圍太廣,將另行探討)同時也為台灣的命運做了決定。
《2》新台幣的發行準備來自中央銀行的庫存黃金,也就是1948年8月19日發行金圓劵的準備,1949年6月15日台灣省宣佈發行新台幣時,金圓劵雖已崩盤,但在法律上是1949年7月3日才宣佈廢止,等於是把金圓卷的發行準備,拿到台灣再做為發行新台幣的準備,同一種準備、兩次發行,不知有無前例﹖其歷史評價如何?都是值得探討的題目。
《3》80萬兩黃金做為發行新台幣的準備金、顯然是不足的,因為任何貨幣發行后,就開始貶值(因為發行量會持續增加),新台幣發行一年後,美元兌換新台幣由5元升至10元,這期間是把其他移進台灣的金銀外匯全部派上用場(拋售外匯、黃金、軍方黃金兌換新台幣做為軍費,贈加了台銀黃金存量…等方法),由於穩定了新台幣的信用、故而未進一步的大幅貶值,所以應將這些移入台灣的黃金(326萬市兩)、銀圓、外匯(不論是否分配為軍費部分全都使用在台灣)全部視為發行準備、這才使新台幣改制得以成功。
《4》探討發行新台幣這一歷史事件必然會牽涉到黃金(白銀、外匯)運台一事(兩件事之間有必然關係),黃金運台牽涉到的人事物較之發行新台幣更複雜十倍。多年來各方著述雖多,但連黃金移運前究竟中央銀行(含各分行及海外)有多少庫存?各次移(提)運數量、移運確切時間、以何種交通工具運送、何人押運、運送去向等都不完整、似成一團謎霧,這超級大的歷史事件,其過程真相殊值大家努力追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