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2006-2007年曾發表於高雄市台灣大學校友會刊,最近稍加潤飾修正,貼上本部落格提供給對閩南語有興趣的朋友參考。
(壹)楔子
余自高中時代對閩南語的研究即相當熱衷,尤其可以同步使用漳州話,泉州話兩個次方言,對期間聲調差異性極有興趣。一九九九年旅宦嘉義,閒暇時將平日札記彙集成稿,由嘉義縣文化局出版「閩南語聲調變化規則」一書,副題為:漳泉兩方言聲調異同及變化規則淺釋。以下幾則為余多年來主要研究方向,臚陳如后,請各方同好指教:
第一:漳州話及泉州話為台語祖源,在研究台語演化變遷方面極為重要。該二次方言聲調的差異性是很好的研究體裁,亦為上揭拙著要旨,本會學長如有同好,於願拋磚引玉,彼此切磋。
第二是閩南語遷移演化及分佈的研究:客家朋友大多知悉客語有四縣、海陸、大埔、饒平、紹安等分類,代表客族祖家不同的分佈,而大多數以台灣閩南語為母語的朋友卻渾然不知地球上除了台灣,還有幾千萬人使用相同的母語,而且分布範圍之廣超乎一般人的想像。因此,閩南語分部的研究極富教育意義。
第三是宏觀的研究:方言變化極快,不過才一千年的功夫,閩南語已衍生出七個以上的次方言,而且仍在快速變化中,所以千萬不要囿於己見,斤斤計較那些字音如何如何(聲調、腔調等)才是正確,更不必以自己母語為正統,鄙視同源其他方言。舉例而言:「圓」、「人」等字的聲調,在潮州話為高平聲(同國語注音第一聲)、在泉州話為揚聲(國語注音第二聲),在台灣通用語則接近國語注音第三聲,何者為標準恐怕一千年也討論不出結果。方言的首要功能為溝通,而不是依腔調不同,各據藩籬。
第四為:方言互為影響,各擁有彼此成分:漢語方言如粵語系、客語系、閩語系、贛語系、吳語系、湘語系,已和平共存千年以上(像隔壁鄰居一樣),彼此間互相吸收字彙及優點而使各方言生命長存,閩南語各次方言分布在不同的地理環境(如兄弟分家各處一方一樣),各受不同的地理環境及其他方言影響,久之呈現不同的面貌,既出於同源,對其他次方言的研究既饒富意義也別有趣味。有關閩南語名稱考証、閩南語分布、特殊的閩南語次方言介紹等,將陸續以單篇介紹於後。
(貳)閩南語分佈簡介
閩南語經過千年遷變,已形成超地域、超國界的世界性漢語方言,分佈極為廣泛,北起中國大陸太湖週邊及舟山群島,向南漸次分部於浙南地區、閩南地區、粵東地區、粵西南雷州半島、海南全島、台灣全島及東南亞各地。總人口超過五千五佰萬人,為世界前六十大語系之一。
要了解閩南語的分佈前,必須先就閩南語系的發源地-福建,就其各方言群分佈狀況做一個簡介,再進一步就其中閩南語群詳予分述(※現制福建行政區分為九個地級市,共下轄八十五個縣市):
一、閩東語群:分布在閩東北、東部之寧德市、福州市所轄十八個縣市及浙南泰順等幾個縣境內部分地方,由北(浙南)而南分為三個次方言-浙南的「蠻講」、福寧話及侯官(福州)話,以福州話為代表。
二、閩北語群:分布在南平市轄的建甌市,建陽市、松溪、政和、武夷山市、南平市、浦城(部分)、順昌(部分),以建甌話為代表。
三、閩西南客語區:分布在閩西南龍岩市轄的武平、上杭、永定、長汀、連城、漳平(部分)(龍岩市本身為方言過渡區),加上閩西三明市轄的寧化、清流、沙縣(部分)、明溪(部分),並延伸至閩南漳州市南緣(與廣東交界)的南靖、平和、紹安三縣的部分地區。
四、閩贛方言區:分布在閩西三明市的建寧、泰寧二縣及閩西北南平市屬的光澤縣及邵武市,這四個縣市均與江西交界,屬於贛語化的閩語區。另有三明市的將樂、明溪及南平市的順昌等三個縣,是閩客方言過渡區,為漢方言最複雜地區之一。
五、興化語區:福建莆田市屬(莆田及仙遊)使用,媽祖誕生地湄州島也使用該一獨特的方言。台灣鹿港地區原係由興化人進入開發,後泉州人大量移入取而代之(興化語在台灣一度存在)。
六、閩南語區:分布在泉州、廈門、漳州三市所轄共二十一個縣市、此外三明市的大田、龍岩市及所轄漳平市也有部分使用閩南語。這一地區是閩南語原鄉,因在閩江之南而以地名之。至於區外閩南語的分佈比本區還大(地域大)還多(人口多) 。
原鄉的閩南人在不同的時代,遷移到不同的他鄉,經長期演變,形成不同的腔調。以此不同腔調作為區別,即為不同的次方言(腔調異化大致為聲調差異,也有部分發音上的改變)。茲依腔調異變近遠之序,簡介如下:
一、泉州話:泉州曾一度為東方第一大港都,向為閩南文化中心。泉州話分布地區計有泉州市轄晉江市、石獅市、南安市、惠安、安溪、永春、德化等縣及鯉城區、豐澤區、洛江區、泉港區。本地區以外成片通行泉州腔閩南語地方有台灣西部沿海鹿港、線西、伸港、和美、福興、秀水、麥寮、台西及菲律賓華埠等地。泉州地區為全球閩南語最純區域,使用五個聲調,是最古老的語言活化石,但因聲調少,易為其他次方言同化(尤其是交通發達之後),故使用區域有減少趨勢(台灣鹿港地區六個鄉鎮二十多年前尚為純泉州話地區,但近來已逐漸向漳州聲調傾斜)。
二、漳州話:漳州話使用地區有漳州市轄龍海、漳浦等十個縣市(紹安、平和、南靖三縣與廣東交界部分則為客語區),及龍岩市轄漳平部分地區。漳州話有七個聲調,包容性大,故與泉州話混合後會同化泉調。漳州媳婦永遠學不會泉州調,但泉州媳婦嫁入漳州人家很快就學會漳州調就是明證。二語融合後,會捨棄部份難唸的漳、泉音,而形成新的方言(台語即為一例、容後另單篇詳細介紹)。
三、廈門話:廈門島位於泉漳二大方言區之間,五口通商後成為閩南交通經濟樞紐。漳泉人士匯集此處,兩種方言在百年之間相互適應、截長補短,成為新的方言-廈門話。廈門話的特徵即原則上傾向使用漳州話的七個聲調,發音則取雙方的優點:不易發的音及雙母音,如泉音的ㄜ韻(飛、坐、吹)、泉漳音的鼻音ui韻(光、門、酸、前)等,都很自然的捨棄,由於兼具了雙方的優點,很容易為人接受。
四、台灣話(台灣通用語):閩南語移入台灣比起移入海南、雷州時間上晚了許多,所以在腔調上,仍維持與漳泉甚近。其融合過程同廈門語,腔調完全相同(除了外來語如原住民語、日語等詞彙因素影響外),應可合併稱為台廈通用語。台灣除了彰化鹿港六鄉鎮、雲林麥寮、台西等部份地區仍保有部份泉腔,其餘已全是台灣通用語的天下(※有關漳泉兩種涇渭分明的腔調如何融合而成為新的方言,將另以單篇介紹。)。
五、新馬閩南語(以新加坡為主):新加坡的閩南人(佔當地華人半數以上),移民來源同台灣,閩南原籍各地都有,腔調複雜。島上除閩南人外,還有客家人、廣東人、潮州人、馬來人、印度人,所以新加坡閩南語受到華洋各式語言的影響。最大特色是各種詞彙(名詞、形容詞、動詞)擁有大量的自創語及外來語,除了語法結構、聲調仍保持原味外,形式上已逐漸成為另一種新的閩南語次方言了。至於馬來西亞南北(檳城州與新山地區),各有大量的閩南人,但因太分散,尚各保有原籍的腔調,不過因通訊、電視發達,未來融合演變的條件與新加坡相同。
六、浙江閩南語群:大多分佈在浙南溫州地區,多數係泉屬各縣移民,較成片的有泰順(1.4萬人)、平陽(25萬人)、蒼南(49萬人)、洞頭(5萬人)、玉環(3萬人)等,其餘如浙北長興(約3萬人),或成方言島,如浙東漁山島(小黑柯受良的家鄉)、溫嶺的石塘(sit-tong)、浙東象山的石浦(sit-phon)。由於該等閩南移民原多係漁民,落戶多在海邊,長年來與祖居地仍有來往,故腔調雖有異變,但仍溝通無礙。
七、潮州話:通行地區涵蓋現今廣東東部的潮州市、汕頭市、揭陽市,所轄共七區七縣,使用人口約一千萬。潮州話形成已久,潮腔乍聽之下不易懂(站在泉漳原台閩南族群立場),但每個字的發音都有來歷,部份與泉州相同,部份與漳州相同,聲調則自成一格,如「人」字、「年」字、「圓」字等揚聲調多變高平聲,文白讀常與漳泉廈台音出入(※潮州地區除澄海區為純閩南語區,其餘均為與客家語群混居)。另潮州地區西邊現今汕尾市(轄海丰縣、陸丰縣、陸河縣),亦使用與潮州相類似之閩南語,但兩地人不論政治、經濟、文化並不融合,自認非潮州人(語),可視為獨立語群。
八、雷州話:分佈廣東西南雷州半島及附近縣市(與粵語、客語群混居),總人口約四佰萬人。以湛江市為例,該市市區(赤崁、霞山、坡頭)大多以粵語為主,郊居則使用雷州話。另廉江、徐聞、遂溪諸縣大多操雷州話,一般以雷州市的雷城鎮(自古為雷州、道、府治所在)為標準語。雷州的閩語族群祖先大多係在宋朝時由閩南的莆田(當時多講閩南語)、泉州、漳州移民過去,帶去十世紀、十一世紀的閩南語,與原鄉閩南語分道陽鑣。經千年蛻變,自成一格,雖語句結構、讀音多仍與漳泉相同,但聲調異變已多、用詞諸多別創或借自粵客語、講話速度甚快,不易聽懂。雷州話「我」字發音已變為(ba-31:濁音、如台廈漳泉的「肉」字)、「你」字用古音「汝」(lu-31)、「二」字讀音(yi近似粵語)、稱客家為「哎」(音ngai-55、即客語第一人稱)、「這」字讀(ya-55:近似客語)、少部分地區ch、 ts、 s音變 d,如「誰」音(diang-33)。
九、海南話:分布海南島全島,使用人口佔海南島總人口數的80%,約600萬人,以文昌話為代表。海南閩南語形成的原因經過大致同雷州語,與雷州話易溝通,但是異變程度比雷州話更大,如子音ㄙ(s)多變為ㄉ(d)、ㄗ(ch)ㄘ(ts)多變為ㄙ(s)及ㄉ(d)、ㄎ(k)多變為ㄏ(h)等等。海南島距離閩南甚遠,古時交通不便、移民不易回鄉,加上海南島生計條件較原鄉為佳,久之(近千年)自成一格,連母語也自稱為海南話,在電腦網路未普遍之前,多數人都搞不清楚海南話的閩南語屬性。
就以上閩南語的介紹做以下的結論:(1)閩南語迄無標準音、如依腔調為準,泉州話、漳州話、台灣話(同廈門話)、潮州話、雷州話、海南話均為閩南語的次方言。(2)各次方言之間溝通難易度:漳泉台廈彼此間幾為百分之百,雷州、海南彼此之間可溝通,但與漳泉台廈距離太遠(雷州、海南兩語大量捨棄鼻音),很難溝通,潮州則夾在中間,慢慢講勉強可以溝通。
閩南語因形成於閩南地區,故以地名之,其後繁衍流傳,於漳州稱漳州語,於泉州稱泉州語,於台灣稱台語,均無不可。惟多年來有以【河洛話】名之者,實悖史實,更有稱之為【福佬話】,則更為荒謬,要解開此一疑惑,則須話說從頭。
西晉之時,閩南地區仍屬荒陬,人煙稀少,盡為原住民之地,永嘉之亂(四世紀),北方士族南遷,漢文化逐漸入閩。至唐末經黃巢、藩鎮之亂,中原板蕩,十室九空,大批士民流落江右,其中光州固始人王氏兄弟率光、壽二州軍民經贛南、閩西汀州、粵東潮州輾轉入閩南(唐光啟二年,西元885年),先據泉州,王潮受唐朝敕封為泉州刺史(西元886年),又據福州(西元893年),復受敕封為威武軍節度使(西元896年)而統一福建。
王氏兄弟以外來氏族於閩地割據稱王(閩)統治卅三年,連同其後繼者,閩王國連續存在約一百年之久(後降於宋)。王氏政權在閩地,依仗外來北方氏族之武裝力量及優勢文化條件下,文治武功皆盛一時,對內保境安民,自外於當時(五代十國)中原亂局,對內設招賢院,獎勵興學,文風大盛,除造成日後兩宋時期閩地文才輩出之盛事外,也因大量延攬北方士族入閩,使閩地土著語言遂受中原漢語大量影響,文字使用水準漸與中原等齊,現今閩地各種方言至此大底形成。
坊間著述多稱閩南語乃王潮、王審知兄弟入閩建政,因而帶來河洛地區語言所致,實者隨王氏入閩者多係光州(今河南固始縣)、壽州(今安徽壽縣)人,然此二地均位於淮河以南(唐時均屬淮南道轄),均非河洛之地,與河洛何干?(縱如為光壽二地語言,理應稱為光壽語或淮南語)。又,王氏兄弟入閩帶來光壽軍民不過數萬人,與當時閩地人口(約十萬戶,數十萬口)比例懸殊,雖因居於統治地位,對閩地土著語言有其影響力,然終不可能取而代之,是故河洛語之說乃出於想當然爾。
除以上理由可證所謂河洛話名不符實外,以下幾個事實更可證明閩南語絕不應名之為河洛話或福佬話,其(1):清領台地後,典章制度悉如內地、也設官學,官場也用官話(即今之普通話或國語),大陸來台遊宦者絡驛不絕,文風相同,其間雖因日據而中斷五十年,然自國民政府主台,更雷厲風行推展國語運動,前後有數年以上,但對於台地使用之閩南語(或客語)並未造成基本差異(改變),更未取代,由此可證也。其(2):若謂閩南語係北方漢語移植而來,且係因固始人王氏兄弟率軍民入閩而來,則其數十年間統一全閩(政治中心設於福州而非閩南),早應統一閩地語言,何以閩地各處方言迥異(如汀州之客語,漳州泉州之閩南語,福州之福州話,仙遊莆田之興化語、、、、),顯見當時閩地各處土著語言早已各自形成且已有相當數量之人口,北方漢語之移入只能影響(尤其是文字之使用),而非根本之取代。其(3):如謂自晉朝永嘉之亂、唐末黃巢藩鎮之亂、而至宋室南渡,長期間北方胡族入侵,造成河洛地區中原人士南遷,帶入北方漢語,試問如係為真,則客語、贛語豈非更有資格稱為河洛話了?(客贛語更接近北方語言為不爭事實)
持平而論;閩地原多土著,史載斑斑可考,約自兩晉至五代十國(西元四世紀至十世紀),北方士族大量入閩,且因王氏政權仿中原政權(唐及五代)製定典章,設校興學,至此乃大量接受北方漢語語彙,並使文字使用水準大幅提昇,因此北方漢語語彙同時與閩地各土著語言大量混合而形成多種新的漢語等方言(閩南語、興化語、福州語等),較閩南語更早形成的粵語、贛語,約同一時期形成的客語,其蛻變原因也是同一道理,實在沒有理由單指閩南語為河洛話。至於【福佬話】則為非閩南語族群的蔑視之語,用之無異自取其辱,何況【福建佬】中還有千餘萬人口說閩東語、閩北語、興化語、客語,閩南語族群沒有必要對號入座。
總而言之,閩南語就是閩南語,於台灣可稱台灣話、於泉州可稱泉州話、於漳州可稱漳州話,沒有理由叫河洛話。
(本文內容大要原收錄於拙著「閩南語聲調變化規則」、嘉義縣文化局2000年出版)
語言之間必須先有差異才有所謂融合,在談漳泉兩次方言在台灣融合成為現今台語之前,須先就該兩方言的差異做
個簡介。漳泉兩方言可分為語音上的差異及聲調上的差異,
語音上的差異明顯而容易說明、聲調上的差異非常複雜,一般稱漳州調或泉州調、其區別是由聲調上的差異來決定,語音上的差異比較不重要。
一:語音方面的差異:
漳泉兩語發音大致相同,但部分母音分歧變化(子音則不變) 形成特殊的漳州音及泉州音,為便於解說,本文採表列方式介紹,附表一【漳泉語音差異例字表】共列舉十五種差異(事實上應不只此數),表中有※記號表示該列之字現行台語偏泉音,有#記號表示現行台語偏漳音,無記號者表示兩者併存。如---門、遠、光、酸等字在泉音是[ㄥ]韻(eng),在漳音是[ㄨㄧ](ui~)韻,又如--- [兩]這個字在泉音是[ㄥ]韻,在漳音則為 [ㄛ]( o~ )韻,但是大多數狀況下漳泉音是相同的。(符號~代表鼻音)。
泉州與漳州二地開發時間早晚不一,地理位置不同,加上交通條件不良,兩地往來機會不若今日,時間一久形成兩個很像又有一點不像的雙胞胎方言,其主要差異在於聲調(或稱腔調),就像河北話跟山東話的差別一樣。
二:聲調方面的差異
(1) 漢語系各方言每一個單音都有可能代表很多個意義,在演進過程中為避免混淆,發展出聲調這個工具以為區隔,增加表達不同意義的機會。以下舉幾個例子來證明:
例一:買布、賣布、未補、未哺(不能咀嚼)
以上幾個詞在單一閩南語次方言裡發音完全相同,但聲調的不同組合形成不同的意義。
例二:面子、民主:也是發音相同聲調不同。
例三:記號、幾何:(意義同上)
例四:四號、死好:(意義同上)
以漳泉兩語為例,除極少數單字音的聲調相同外,絕大多數是不同的,泉州語唸平聲調的,在漳州語則唸去聲調;在泉州語是唸去聲調的,在漳州語則唸平聲調;在泉州語唸揚聲調的,在漳州語則唸重促聲;用一句閩南俗語【掠龜走鱉】來形容最貼切不過了。
(2):以下就以單字音為準來說明漳(廈門語及台語與漳州語聲調大致相同)泉兩方言在聲調上的差異(請參照附表二【閩南語漳台廈聲調與泉州聲調對照表】),至於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單音連結時,會有聲調變化,因非關本題,在此不論。
(a):平聲調的單音,漳泉兩語差異甚大,漳州語有高(調值55)、中(調值22或33)、低(調值11)三種音階,但泉州語只有高平、中平二種(但連詞時因會聲變,會產生低平的現象,此乃聲變問題容後再介紹)。
(b):泉州語中的高平聲如-【死、董、小、狗、屎、桶、淺、港、尾、囝、我、李、海、許、洗、古、米、討、火、嫂】,在漳州語中必為去聲(調值53、其音階同國語注音拼音法的第四聲)。
(c):泉州語中的中平聲在漳州語中唸成高平聲,如-【詩、東、天、公、真、金、飛、機、箍、呆、高、番、燒、薑、拖、生、蕭、新、敦、蔘】。
(d):泉州語有高揚聲(同國語第二聲、調值24),泉州語的高揚聲,一部份在漳州語唸成低揚聲(調值213)如-【同、時、頭、皮、沒、錢、羅、籃、橋、林】,一部份唸成重促聲(調值43)如-【絕、毒、曝、日、獨、立、賊、雜、入、目】。
(e):泉州語中的去聲是低去聲(調值41):在漳州語中則分別唸成中平聲【示、洞、市、電、話、路、漏、大、樹、渡】或低平聲【四、凍、細、漢、臭、厝、半、喙、菜、店】。
(f):泉州語有高入聲(字尾為p、t、k者)如-【薛、督、竹、沃、雪、客、叔、拍、鐵、桌、鴨、角、滴、血、拆、肉、脫、殼】,同樣的字音,在漳州語中必須唸成滴入聲(調值32),但泉州語無輕促聲。
(3):本節重要結論:
(a):以單字音來比較,漳泉兩語中聲調完全相同的只有下面幾個字-【舅、父、老、有、呂、五、兩、想、伊、雨】而且都是中平聲,其餘百分之九十九點九九都不相同,這是比較研究這兩個方言異同的一個重點。
(b):漳州語無高揚聲,泉州語無低揚聲。高揚聲過多是泉州語的特徵,形成了特殊的泉腔。在台灣鹿港地區也偏泉腔,鹿港說普通話(國語)有特殊風味,請逕參考鹿港人施振榮的演講即可發現)。台灣地區通用的閩南語(通稱台語)低揚聲過多,講普通話時,會將普通話中的高揚聲也唸成低揚聲,連詞時又會變成中平聲,這就是所謂【台灣國語
】的緣由了。
|
附件 閩南語漳台廈聲調與泉州聲調對照表
漳台廈語通用
聲調例字
|
調值
及變調
|
|
|
合理
分類
|
傳統
分類
|
國語注音
分類
|
調值
及變調
|
泉州語聲調例字
|
詩東天公真金飛機箍呆
高番燒薑拖生蕭新敦蔘
|
55
â
33
|
1
|
1
|
高
平
聲
|
陰
平
|
第
一
聲
|
55
↓
24
|
死董小狗屎桶淺港尾囝
我李海洗古米討火嫂許
|
示洞市電話路漏大渡樹
|
22
â
11
|
6
|
7
|
中
平
聲
|
陽
去
|
×
|
22
↓
22
|
詩東天公真金飛機箍呆
高番燒薑拖生蕭新敦蔘
|
四凍細漢臭厝半喙菜店
|
11
↓
53
|
5
|
3
|
低
平
聲
|
陰
去
|
×
|
×
|
×
|
×
|
×
|
2
|
|
高
揚
聲
|
陽
平
|
第
二
聲
|
24
↓
11
|
時同頭皮沒錢羅籃橋林
毒目日曝獨立賊雜合烈
|
時同頭皮沒錢羅籃橋林
|
213
↓
33
|
2
|
5
|
低
揚
聲
|
陽
平
|
第
三
聲
|
×
|
×
|
死董小狗屎桶淺港尾囝
我李海洗古米討火嫂許
|
53
↓
55
|
3
|
2
|
高
去
聲
|
陰
上
|
第
四
聲
|
×
|
×
|
×
|
×
|
4
|
|
低
去
聲
|
陽
上
|
×
|
41
↓
55/11
|
四凍細漢臭厝半喙菜店
示洞市電話路漏大渡樹
|
薛督竹沃雪客叔拍鐵桌
|
32
↓
5
|
7
|
4
|
低
入
聲
|
陰
入
|
輕
促
聲
|
×
|
×
|
毒目日曝獨立賊雜合烈
|
5
↓
11
|
8
|
8
|
高
入
聲
|
陽
入
|
×
|
5
↓
5
|
薛督竹沃雪客叔拍鐵桌
|
(伍)漳泉兩方言在台灣的融合
一、 漳泉聲調與台廈語之關聯
閩南語的研究領域很廣泛,其中最有趣的是漳泉二方言間的差異性研究及融合性研究,關於差異性的研究(語音及聲調的差異)前文已大略介紹過,融合性的研究為本節主題,其核心問題主要指漳泉二語間音、調之互動與台廈語之形成有極大關聯。
漳泉二語腔調(聲調)差異極大,也造成漳泉二地居民的鴻溝,更形成出身地的商標,但在漳泉兩地之外,則因歷史條件、地理條件之影響,使二者之間形成特殊的互動關係,這種極為特殊的例子要由廈門島的開發說起,自五口通商後,廈門島一躍而成為中國大陸東南的交通樞紐,華僑出入口岸,因介於漳泉之間,
漳泉二地移民進出者眾,互相雜居,加以形成港埠都市後,人與人間互動頻繁,因此漳泉二 腔在此逐漸混合,融合成-新的廈門方言。
比較漳泉二語在台灣的發展與廈門語的形成,其條件完全相同,但時程不同。十七八世紀的台灣生存條件較原鄉為佳,漳泉居民不斷移入,各擁地盤,早期泉州人多據登台口岸(台北盆地、新竹沿海、大甲、梧棲、鹿港、麥寮、東石、布袋、北門)及海線平原地區以商營生,漳州人則多處內陸(彰化、田中、二水、豐原、草屯、南投、斗六、嘉義、新營)以農為生。有清一代(康熙末年至光緒初年),全台各地漳泉械鬥不斷、日據初期對台灣各族群人口田野調查均詳載漳泉人口數字比例(大致為44與35之比),可證至日據之初兩種方言應尚成壁壘。
二、漳泉語群的混居(混居是方言融合的基本條件)
荷據時期(1624
~1662 ),原住民農耕技術落後,為增加稻米產量荷人乃向福建地區招民來台墾植,閩南人開始向台南地區移民,漳泉兩語群開始有了混居現象。閩南人門戶之見極深,在原鄉不同的腔調會互相排斥。但在新天地的台灣,外族(原住民.荷蘭人)環伺之下,為了生存,也逐漸合作禦外。尤其荷蘭人壓榨漢人迭有衝突,乃有閩人何斌(荷殖民地當局之通譯)向國姓獻策促成東征之舉。明鄭入台帶來鄭家軍民數萬,泉漳潮各籍均有,但以泉漳為眾,且勢均力敵。清領台地後,新天地的開發如同美洲大陸,不斷向可耕之處侵墾。由於大量人力需要,乃各自向原鄉招來親友加入開闢新天地的行列(泉人招來泉人.漳人招來漳人);也由於生計、禦外、安全等因素,同鄉之人建立聚落之自然村逐一誕生,形成同一村落同一口音的現象。原相互鄉排斥的現象又再度興起,種下日後泉漳械鬥之條件。由草萊初闢至割台之二佰多年間,台地人口雖增至三百餘萬,但人口密度依然偏低。.清領時期除了台南府城及台北府城已具初期都市雛型,泉漳語已有實質之混居情形外,廣大的農墾地區內仍為以村落為單位混雜之生態,兩種方言融合程度仍屬混沌不明,直至日據初期始有快速融合之契機。
(註:分類械鬥:歷史上台灣的械鬥可分為閩粵械鬥、漳泉械鬥、姓氏械鬥,職業械鬥,請參閱戚嘉林著「台灣史」、1985年自立晚報社).
三、日據時期漳泉語融合(台語形成)之契機
清領台灣期間,統治政策以防止分離(叛亂)為主,其餘如建設、教化之事大多心有餘而力未逮,對於方言的態度與對待中國南方各大方言相同,一概不關心也不排斥,更提不上箝制與迫害。但也就是如此,造成台地不同方言族群之間的壁壘分明(客語族群與閩語族群間這種關係更是嚴重)。日據台灣後為了遂行殖民同化政策,日語的推行具有優先性,新的糧食及經濟作物政策鼓勵了產業的現代化,為了確保統治基礎,乃有南北鐵路的延伸修築,這些驟變都對漳泉語之融合產生了推波助瀾的效果。茲分別按政治環境方面、經濟生活方面、文化教育方面分析如後:
(一) 政治環境因素的改變:
清代台灣人心理上認為台灣乃中國之一部分,台地閩南人多與原鄉有一定的聯繫。兩岸之間商賈往來至為平常,如有回鄉探親祭祖自然是泉州人回泉州,漳州人回漳州,所以鄉音(腔調)不易改變。日據後兩岸間的政治臍帶斷絕了關係,接著經濟貿易互依關係也逐漸改變,宗親關係也漸淡了。為了現實生活利益關係著想,語言價值自然向日語傾斜,母語淪為次等溝通工具,鄉音(腔調)意義不再,漳泉兩分言間競爭性降低,藩籬乃逐漸褪去。日據後期殖民政府推行的皇民化運動及國語家庭制度更加速此種效果,此為兩方言融合的契機之一。
(二) 謀職方式的改變:
日據殖民政府在台灣推動新的產業制度,各種農業組合、工業(如製糖會社)組合,金融組合興起,日本本土新興的財閥(如三井、住友等)大量資金的湧入,加速了台灣各地重大建設的推動,亟需大量的勞動力及從業人員,這些人力自四面八方的農村向產業地區移動就業,彼此間距離縮小,加速泉漳兩腔調的混合。
(三) 生活方式的改變(都會的興起)
日據殖民政府在台灣各地主導新興都市建設(如高雄、台中、屏東等),新的都會中有各種民生需要設施(如公立醫院.衛生所.學校.警察署.派出所.電影館等)、治安較好、醫療條件較優,因而吸引大量農村人口集中,有助於不同腔調的人口混合居住。
(四) 交通條件的改變(鐵路的修築):
日本殖民政府自1899年起將清代劉銘傳修築的基竹段鐵路向南延伸(日本攻台首要靠海軍的壓倒性武力,但台灣島內陸則因交通落後,運兵條件不足,故反抗勢力存活較久,其修築鐵路之原始目的即在於消滅島內的反抗勢力),至1908年基高縱貫鐵路全線貫通。南北縱貫鐵道的修築,使台灣南北大小城鎮串聯一氣,方便了南北貨物的交流,增加商業及就業機會,因而西部沿海稠密的泉州人口為了就學、就業、及醫療目的,大量向縱貫線上的市鎮(多為漳州移民地區)遷移,不同的泉漳腔調終於因縱貫鐵道的吸引而混合在一起。
(註一:日本殖民政權漸趨穩定後,為開發山區森林資源及增加運輸茶糖等大宗物資至基隆高雄港口輸出的需要,更逐步修築了宜蘭線、花東線、集集線、屏東線等主支幹線鐵道及三大林場森林鐵道線、布滿全島的糖業鐵道、礦業鐵道、鹽業鐵道等,請參閱喜安幸夫著「日本統治台灣秘史」、1984年武陵出版社)。
(註二:宜蘭線--八堵至蘇澳--於1924年通車
花東線-- 花蓮至台東--於1926年通車
屏東線--高雄至屏東溪州 --於1941年通車
集集線--二水至外車埕--於1921年通車)。
花東線-- 花蓮至台東--於1926年通車
屏東線--高雄至屏東溪州 --於1941年通車
集集線--二水至外車埕--於1921年通車)。
(五) 教育制度的改變:
日據後,殖民政府首要任務除消滅反抗勢力外,最重要的就是對台民的同化教育大計。在台灣總督府強勢主導下至1920年台灣學齡兒童的就學率為25%、1930年為33%、 1940年為57%、1943年達71%,除日本本土外,在亞洲首屈一指。普及全台各地的公學校,其主要任務本是推廣日語教育,卻提供了台灣學童不分漳泉二腔徹底地混合的生活平台,一屆一屆的畢業生走入社會,台灣漳泉語終於徹底的融合在一起。
(註:「公學校」乃日本總督府在台灣實施之隔離式教育政策之產物,專供台灣學齡兒童之用,有別於設「小學校」供日人學童之用,二者設備、經費均有很大差別,其主要任務即強迫學習日語以達同化目標) 。
(六) 廣播事業的興起:
日據時期引進了廣播放送事業,成為台灣最時髦的休閒活動。除了配合日語推行政策外,近代流行歌曲、民間戲劇等文化活動也多了一個快速有效的媒介,流行歌曲的普及更成為漳泉兩語混合的最佳舞台。
(註:流行歌曲乃將歌詞另譜聲調而成,不同腔調的漳泉人可以共同使用,久之兩種腔調區別的意義自然降低。)
四. 融合後的新產物-台語的特徵
約在日據時代後期至光復初期,現今的台語大體上已形成(當然尚有部分地區仍然是泉漳分明-如彰化海線、山線之差異,不過這種情形已是少數)。逐漸形成的台語與原先渡海來台的漳泉閩南語大致上有以下幾點差別:
(一)大量的日語辭彙進入台語中(大多數是名詞)。諸如:
かあさん、とうさん、おじさん、おばさん、にいさん、かんぱん、がらす、がす、たんす、どらいば、ぺんじ、きもち、オトバイ、せびろ(以上為直接引用、以下為間接引用)注文、都合、手形、會社、出張、出勤、下女、案內、便當、便所、自動車、萬年筆、病院等等。
(二)漳泉語混合成台語後,聲調幾乎全向漳語傾斜。
(三)20世紀末期,社會生活變遷劇烈,台語蛻變更為快速(以上差異現象請待下回詳細分解)。
(陸)日語對近代台語的影響
導讀︰前章末段敘述了新形成的台語與原鄉漳泉語有三方面的差異,本(第陸)章先就日語詞彙融入台語部分做簡要敘述,第七、八章將針對漳泉腔在台灣混合後形成的台灣優勢腔提出解析,第九章再就近年來台語迅速蛻變的各種現象舉例說明。
|
(一)、台語地位的跌落(緣起)﹕
1895年日語跟隨日本殖民政府的腳步進入台灣,並且隨著時間普及全台,1945年之前已成為台灣唯一的官方語言及主要的文化語言(思考語言),也相當程度地影響了屈居生活語言的台語。
在日本統治力量無遠弗屆的進入台灣的每個角落、台灣總督府掌控了全台所有資源情形下,臣服的仕紳地主、富商大戶如欲分得一杯羹,只有與日本殖民當局打交道一途。如果想往藝術界、醫界、教育界、科技等方面發展,必須經過日式教育體制洗禮始有機會,因此在邏輯思考上(美術、音樂、文學、醫學、科學)也只有依賴日語(文)一途。台語的功能不斷萎縮,經過日據末期的皇民化及國語家庭運動,台語只剩下基本生活語言層面的功能(含傳統民間宗教語言)( 註一)。
(註一︰如前文所述,日本總督府在台灣大力推行日語,目的在於實施同化政策,最終目標是複制一個日本文化體。假設二戰不是以日本無條件投降結束—如果美日和解、而國民政府勢力未能進入台灣,到1960年代,台灣恐已澈底日化,台語早已滅亡。)
(二)、日語詞彙對生活台語的影響︰
近代台語形成於日據之初,但隨即受到日語的排擠而只剩基本生活功能(文化功能被日語全面取代),不過卻因生活全面受日本文化影響而大量借入日語詞彙,豐富了台語的內容。這種借用分兩種方式︰一是將日式漢字詞彙原樣使用(書寫)、但讀說則以台語表現,這種現象我名之為〔日意漢音詞〕(註二),諸如︰注文、都合、手形、會社、出張、出勤、下女、案內、便當、便所、自動車、萬年筆、病院、新聞、郵便局、派出所、放送、目藥水、別莊、口座等等。第二個方式是直接引用日語語音,諸如︰かあさん、とうさん、おじさん、おばさん、にいさん、ねいさん、かんぱん、がらす、がす、たんす、ぺんじ、きもち、せびろ、オトバイ、ドライバ-、シャツ、コンクリ—ト等。以上這些借用的日語詞彙大多數都用做名詞使用,實際使用時常常台日詞彙混雜,形成極為特殊的混血詞句,例句如︰〔都合上未堵好〕(原音︰つごうがわるいので)、〔きもbaiˋ〕(原音きもちがわるい)等等。
(註二:日本明治維新後全力西化,為因應新文化的需要,不論文學、科學、醫學、法學、司法、新聞、政治、藝術,都以漢字創造出許多新詞彙,其中大量被中文吸收,而其詞彙的屬性早已由「日意漢音詞」變成中文的一部分。本章所舉台語「日意漢音詞」的使用僅限台灣,也已變成了台語詞彙的一部分了(理論上客語亦應有相同狀況)。
(三)、因緣際會日語退出台灣、淡出台語(緣滅)︰
1945年日本戰敗、日本勢力徹底退出台灣,不久又逢國共內戰,國民政府於1948—1950兩三年之間移轉近兩佰萬人及物資軍備入台︰包含了當時一大部分的大陸精英(煉油、電力、紡織、教育、文化、財經、軍事方面)、完整的海空軍武力及發行新台幣的黃金準備(註三),集中於台灣島一嵎,形成了極大的壓力,將中國大陸傳統習俗文化及國民政府既成制度強力移植到台灣、國民政府統治力量完全代替了日本殖民政權,普通話(國語)取代了日語強勢語言的地位,幾十年下來,普通話成了台灣島上最普遍的溝通工具、也是大多數六十歲以下者的邏輯思考語言以及部分族群的生活語言。如前(二)節所述,日語對台語的影響在1945年達到了最高峰,隨著國民政府力量進入台灣,日語的影響力由雲端跌落谷底,連帶使生活台語中的日語詞彙也逐漸淡出,時至今日,前(二)節所列舉之日語詞彙仍被普使用者恐不及半數,再過個十年大部分可能消失得無影無蹤 。
短短百年之間,緣起緣滅,由語言的盛衰也可看到政治力的更迭及其所產生的影響力。
(註三:1948-1950年國民政府將政權、人員、物質及武裝力量的轉移台灣,其規模在人類歷史上堪稱空前、絕對是有全盤計劃的,請參考「蔣中正遷台記」、向陽文化2004年出版。)
台語形成後,在發音及聲調方面有了很大的變化,百年後的今日,仍舊在變化之中。這個變化的核心,就是形成了閩南語的台灣優勢腔,殘餘的偏泉腔或偏漳腔地區,仍然以此為中心,不斷地靠攏,其中以高雄地區漳泉語融合最為徹底,極有可能是未來台語的標準語。以下就以閩南語的台灣優勢腔(簡稱台灣優勢腔) 的特色及相關問題說明如次︰
一、台灣優勢腔的特色
(一)台灣優勢腔的第一特色就是聲調(含連詞變化)幾全向漳州話傾斜。因為漳州話有七個聲調,平聲分高中低(近似Do、Re、Mi三個音階),揚聲連詞時變為中平聲,去聲連詞時變為高平聲,部分促(入)聲連詞時變為低平聲,所以說話像唱歌,調子容易記。而泉州話聲調只有五個(平聲二、揚聲一、去聲一、促聲一),說起話來抑揚頓挫,很像北京話。但在移民社會的台灣,凡事吃飯賺錢擺第一,沒有閒功夫講究說話修辭,因而兩種方言混合時,自然偏向容易上口的漳州腔了。在20世紀中葉大致上中南部(以縱貫鐵路沿線為中心)已形成此一腔調。
(二)發音方面,大致上漳泉相同發音的部分(漳泉語在發音方面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相同),都保持下來了。
(三)漳泉兩語發音拗口的、難唸的都捨棄掉,如漳音中的黃、兩、光、酸、門、軟等。如泉州城內音中的飛、坐、炊、前等。
(四)漳泉音相異部分,有些至今仍同時存在,如:飛、皮、尾、火、妹等泉音為ㄟ(e)韻,而漳音為ㄨㄟ(ue)韻,又如:八、鞋、買、雞、洗等則泉音為ㄨㄟ韻,而漳音為ㄟ韻,二者剛剛相反、但至今仍並存(請參考五十四期會訊刊載第肆章附表所舉字例)。
(五)台灣歷史上漳泉兩語混合最早,時間最久者首推台南,但因近代政治經濟地位落後,人口流動率較低,融合速度反而停滯。反而是高雄地區近幾十年來提供了中南部各縣市大量人口徹底混居的舞台,高雄地區的主流腔調應該是目前台灣漳泉語融合最為徹底的地區,極可能是未來台語的標準語。
二、漳州音的殘跡:
(一)宜蘭腔:泛稱宜蘭腔的地區應涵蓋今日的金山、萬里、東北角、宜蘭平原,因早期入墾者多是漳州人,且台灣東北部人口流動性不高,故將漳州音調較完整地保留下來,嚴格講所謂宜蘭腔即係「漳州腔」。
(二)八卦山腔:今日的南投彰化兩縣的界山-八卦山,在東西兩麓的草屯、南投、名間、二水、田中、社頭等地,早期也是漳州人群聚之地。時至今日,該地區仍有明顯的漳州腔調,如數字的「二」,該地區大都讀作(no--33),田中、二水等地很多人仍將田中的中(台中的中)唸作「ding--55」,省政府的省唸作「se~--53」。又如彰化縣永靖鄉把「永靖」兩字唸作「eng~--55zien~--33」鼻音超重,均係漳州腔的特徵。
三、泉州調的殘跡~台灣海口腔
台灣海口腔,實際上就是泉州腔,因為百年來佔台灣人口多數的西部沿海地區泉州人口,不斷向漳州人聚集的鐵路縱貫線集中,日久腔調變化傾向漳州腔。沿海地區泉州腔人口愈來愈少,成為弱勢語言區域,大部分人反而不明究理,以地名之為「海口腔」。目前現存的泉州腔地區有:(以保留泉腔成分大小依序為)彰化縣鹿港地區六鄉鎮、雲林縣台西及麥寮、台中縣梧棲、清水等地。(原海口腔的布袋,東石目前大致上已漳腔化了),以上這殘存而不很純粹的泉州腔地區預計幾十年內都會消失。
四、較奇怪的地方性腔調
(一)關廟腔:關廟位於台南縣舊新豐區東部,地理位置較偏僻,腔調自成一格。關廟居民說話,子音「ㄘ」(ts)的音發不出來,而由「ㄙ」(s)替代,所以表現在普通話(國語)方面:「老師擦黑板」讀成「老師殺黑板」、「警察」讀成「警啥」、「鈔票」唸成「燒票」、「汽車」唸成「汽奢」、「蔡先生」唸成「賽先生」。閩南語方面:「警察」說成「警殺」、「賣菜」說成「賣sai--11」、「汽車」說成「汽sia--55」、「蔡先生」說成「屎先生」、「賊仔」說成「殺仔」、「娶某」說成「耍某」,有時候會讓人笑破肚皮。更有人以關腔編成繞口令如--「gua~菜(sai--53)籃去菜(sai--53)市(si--33)仔買紅菜(sai--11),紅菜(sai--11)一斤賣七(sit--43)十,我ga--11伊出(sut--32),出ga一斤 (sun--33)七(sit--43)ko七(sit--32)」。
**我的考證:<1>:我認識一位老先生是福建惠安縣來的。他說他原住惠安縣的崇武鎮,該地口音與關廟一個模樣。他說崇武人把「警察掠賊放槍」唸成-警察(sat--43)掠賊(sat--24)放槍(sing--41或ㄒ一ㄥˋ,與「性」字同調同音),關廟腔的由來與崇武鎮應有某些關聯(不過崇武人可是講標準的泉州聲調,而非關廟的漳州聲調)。<2>:福建漳州地區的漳浦縣人說話也是ㄘ(ts)變s的情形,而且同是漳州聲調,可能與關廟腔的關聯比較大。<3>:海南島的主要語言文昌話(海南閩南語)有很多ㄘ(ts)音都異變成ㄙ(s)。如椰樹唸成(ja-siu),可見關廟腔並不是「獨例」,是否與海南話有關聯,也直得探討。(註:關廟腔是語音上的特異而非聲調上的特異。)
(二)南投腔:南投各鄉鎮因無縱貫線經過,泉腔極少,精華區的草屯、南投、名間、中寮、水里一線居民多係漳籍,說起話來及多平板調:(去聲、揚聲多變為平聲),說起普通話更明顯,很像在唱歌(尤其女性),余名之為「南投腔」,是本土性的異變。
(註:南投縣其他地區如國姓、水里山區多客籍居民,仁愛及信義是山地原住民鄉,埔里則閩、客、平埔、山地各族群混居。)
(捌)台灣優勢腔版圖的擴張
從台灣閩南語前身的漳泉語在台灣現身起,即由台南一隅不斷向外擴張版圖。清領台灣之初移入台灣的語言除閩南語外尚有客語、福州語、興化語等,同時存在的還有原住各民族的語言(包含平埔各族)。日據時代台灣閩南語雖一度屈居生活層次語言,但在使用人口數及使用地域方面卻是日益增加︰
(一) 蠶食彰雲嘉南的客語方言島
客族人士移民入台形成的客語區,論規模首推高屏的六堆及桃竹苗,其次為中部的東勢、石岡、新社、國姓、水里、埔里。此外在台灣西南大平原(彰雲嘉南)上到處有零零興星的客家聚落--即所謂客家方言島,在強勢且人口絕對優勢的閩南語族包圍下,現今幾已放棄客家母語,變成了所謂的〔福佬客〕。
(註︰福佬客指的是有客家血統但生活習慣及語言已閩南語化的客家人)。
(二) 取代了廣大平埔各族的母語
台灣在清代的二百一十三年間,分佈各地的平埔族群在文化上一直向漢人靠攏,自彰化至屏東的大平原上,約在日據之前,其母語幾乎已由閩南語取代。
以屏東地區為例:下淡水溪東側至東港溪東側的平原地帶,本是平埔族鳳山八社耕居之所(註一),康熙年間閩南人自台南移墾屏東平原後,強勢的閩南語對鳳山八社形成極大壓力,各社逐漸學會閩南語而放棄母語,至乾隆末年(距今二百年之前)大致上屏東的平埔族在語言上已經閩南語化(註二、三、四)。
閩南語取代了平埔各族的母語,等於是擴大了閩南語的地盤。
(註一︰平埔鳳山八社指︰塔樓、武洛、上淡水、阿猴、下淡水、放索、加藤、力力等八社,是台灣最早的農耕族群。)
(註二︰乾隆42年、53年兩度在潮州斷層---即今沿山公路設隘,並自台南、屏東召募平埔諸社番丁為隘勇,防止排灣族與隔鄰客家移民衝突,乾隆56年--西元1791年--正式實施屯番政策後,大量移進沿山公路地區的平埔人,實質上與閩南語族群隔絕,不可能有機會學習閩南語,現今沿山公路的平埔各村落幾全操閩南語,唯一的解釋是這些移進沿山公路的平埔人,在原居地時已閩南語化了。)
(註三︰屏東縣現有各族群的分部呈現垂直排列現象,與政治、經濟的變遷有錯綜複雜的關係、饒富趣味,以後有機會另單篇介紹。)
(註四︰推荐參考書籍︰〔重塑台灣平埔族圖像〕---原民文化事業公司1999年翻譯出版。)
(三) 消滅了福州語、興化語的地盤
清代興化人(福建莆田、仙游兩縣)最早移民鹿港並帶來媽祖信仰,但因人數太少遂為後來居上的泉州移民澈底同化。福州移民則多散居都市內從事三刀事業----剪刀(裁縫)、菜刀(廚子)、剃頭刀(理髮師傅),因人數弱勢,一兩代後即融合於閩南人之中,母語完全消失。
目前,台灣自大安溪以南的精華區域,除了台中的東勢、石岡、南投的水里、國姓、埔里、高屏的客家六堆等少部分地區外,台灣閩南語已成為唯一的強勢語言。
連雅堂氏畢生提倡台語雅言不遺餘力,但時至二十世紀下半葉,拜電視廣播、KTV等傳播利器之賜,台灣閩南語變化迅速,也快速地粗俗化,茲分項剖析其原因如下:
(一) 李阿糖式的省略策略趨勢:「李阿糖」是早期零食甜點,其發音非常簡單有力-「li55─aa55─teng213」,前後一氣喝成,絕不會令人聽錯。在台灣閩南語蛻變過程中,有許多三個字的詞不論人名、地名、物名,凡三字中間的字母音是a、o、ou(ㄚ、ㄛ、ㄜ、ㄡ),都循「李阿糖」模式簡化中間的發音,使其子音為省略。三個字成了兩個半,唸起來簡單快速,但「雅言」不見了,語詞模糊了,這種例句很多,如:土豆仁(ㄊㄨㄚㄌ-ㄣˇ)、自動車(ㄗㄨㄥ車)、查某人(zo-o人)、交流道(台式國語發音受台語影響變成交ㄧㄡˊ道)、調查局(diau-a-giok,台式國語變成dian-a-zu)、三百伍(sa-ba-go->sa-a-go)。
(二) 普遍的訛音
台灣閩南語發展的過程中,訛音非常普遍。其原因有1.移民社會首重生產財富,文化思想層面的事情馬馬虎虎即可,大多數的人都不重視。2.台灣閩南語形成過程中,部分原非閩南語的族群(如福州及客家等)陸續閩南語化,這些人對台語本來就不熟稔,故道聽塗說錯讀錯認難免。3.KTV、卡拉OK興起,成了小眾傳播工具,其字幕多出自非行家之手,訛錯別字大行其道,唱者看者久經洗腦,一訛再訛。4.受國語推行影響,部分原發音彼此相近者,向國語傾斜。
(註:經常可見可聽到的錯訛音字如-蕭(錯唸成siau)、翁(錯唸成ong)、維(錯唸成ㄨㄧˇ)、遺(錯唸成ㄧˇ)、傳(錯唸成ㄔㄨㄢˇ)、危(錯唸成ㄨㄧ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