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夢尋
「西湖夢尋」是一本書,作者張岱(浙江紹興人˙生於明萬曆25年、公元1597年,約卒於清康熙27年、公元1689年)。此書自序成於康熙10年(公元1672年),最早刊行於康熙56年(公元1717年)。
乾隆郡志文苑傳及紹興府志張岱傳都稱張岱「累世通顯」、「服食豪侈」、「文思弅湧」﹔明末清初學者邵廷采(思復堂文集、明遺民所知錄作者)、徐鼒(小腆紀傳作者)均稱張岱「長於史學」。
(註釋一:張岱高祖父張天復係嘉靖26年進士、官雲南副使,曾祖父張元汴、隆慶5年狀元、官至翰林侍讀,祖父張汝霖、萬曆21年進士、官至福建按察使,父張耀芳、曾為魯藩長史,故稱為「累世通顯」。)
(註釋二:張岱曾自為墓誌銘,自稱「張岱…少為紈絝子弟…好精舍、美婢、鮮衣、美食、駿馬、梨園、古董、花鳥…故稱為「服食豪侈」。)
(註釋三:張岱「陶庵夢憶」中自述:余家三世積書三萬餘卷…圖書四壁、充棟連牀,受其祖父影響自幼好學。)
(註釋四:張岱著作甚多,除最早問世之「西湖夢尋」外,較重要的尚有「陶庵夢憶」刊行於乾隆59年、「史闕」15卷刊行於道光4年、「瑯嬛文集」6卷刊行於光緒3年,另有「石匱」一書、詳載明代史實,未曾刊行,后為清代學者谷應泰購得,據以編寫「明史記事本末」成書於順治15年、早於官修明史八十餘年。)
綜觀張岱,生於官宦世家,好讀書而不好功名,生活奢侈、但所遺豐碩著作實已立言不朽。
「四書全庫」總目提要簡介此書如下﹔「是編乃於杭州兵燹之后,追記舊遊,以北路、西路、南路、中路、外景五門,分記其勝,每景首為小序,而雜採古今詩文列於其下,岱所自作尤夥、亦附著焉」。
此書三百年前即依北、西、南、中之序,分區按景點分別介紹,與當今西湖旅遊導覽分區介紹不謀而合、非常先進。如南路重要景點靈芝寺、錢王祠、淨慈寺、小蓬萊(可能已不存)、雷峰塔、高麗寺等,即沿今日西湖南山路排列。所不同者,三百年來、部分景點(多係寺院)已淹沒不存,而三百年來新增景點、不知凡幾﹖(西湖重量級景點,千年來大都安然存在,如雷峰塔上一世紀幾已不存、現今新的雷峰塔較之舊者更有魅力)
西湖夢尋成書於三百年前,是一本可供進入時光隧道神遊故園的導覽,亦可補坊間導覽在掌故方面之不足(有些景點張岱介紹反而更詳細,如錢王祠建於靈芝寺原址之上等)張岱對各景點掌故出處搜羅詳盡,記述用詞優美、描述細膩,襯以親歷所見,佐以歷來雅士文人歌詠西湖之詩文(如:蘇軾、李流芳、袁宏道、賈島、李賀、白居易、張京元等),對西湖用情之深可謂前無古人。
余曾二度造訪西湖﹔對照此書,就今昔西湖之異、提出二個感想:
其一˙西湖擁有名勝如紀念館、博物館、美術館、歷史人物紀念碑、亭、坟不下千百處,堪稱世上最大戶外歷史博物館、其內容隨著時間演進,在新科技方法維護下,景點只有增加而不易減少、亦難有湮沒機會。如孤山一處、三百年前僅以林和靖隱居放鶴出名,確實孤單,今日則是全湖最熱鬧之處,蓋從斷橋入孤山至蘇小小墓之間,增加了無數景點如鑑湖女俠秋瑾墓、俞曲園紀念館、西泠印社、樓外樓、中山公園、清行宮遺址、四庫全書文瀾閣、浙江博物館孤山館區、西湖美術館、白蘇二公祠…。每逢假日從斷橋進入孤山的人潮不斷、萬頭攢動,所以說"斷橋未斷、孤山不孤"成了最佳寫照。
其二˙西湖史上火災不絕,昭慶寺、上天筑、靈隱寺、雷峰塔無一不大火毀而重建,建了再燒、燒了再建,越燒越旺,加以清初公孫二帝(康熙及乾隆)對西湖特別垂青,不斷加持(親屢親戡、處處題字立碑、建文瀾閣、建行宮)如今西湖已非西子而越發華貴熱鬧,比之任何一處湖山景區,西湖給人感覺絕無陰冷,永遠嬌豔,用蘇東坡的詩句來形容最為貼切「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1987年龔鵬程(前華南大學校長)策畫經典叢書,將此書加註標點重行付梓,有興趣于西湖文化歷史者,此書在考証上極具參考價值。
余2019年第二度造訪西湖后,有一文貼於部落格(位址:soong88travel.blogspot.com)有興趣者、可上網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