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11日 星期五

越南河內的西湖Hồ Tây--地名說文解字

 

越南河內的西湖H Tây--地名說文解字

 (本文原發表於2012年5月部分詞句再行潤飾後今日重新發表)

河內的西湖,越()文為H Tây,與閩南語(呼呆)兩字--同音。

河內的西湖、原名即漢()文的(西湖)兩字,字義偕同,都是漢音屬漢越詞。

H Tây一詞中H()是主語、 Tây(西)是修飾語,越()文修飾語置於主詞之後(與漢語相反)。類似的顛倒詞例如Fu se(伕車、即車伕或司機之意) Hoa lan(花蘭、即蘭花之意)這種現象閩南語中也很普遍如:[風颱][人客][鬧熱][豬母]等均是。

H()字的唸法一般較無疑義,至於Tây(西)字為何唸(Dai) (越語字母y音標為i)

我的解釋如下:閩南語中,(西)字有三種唸法--Sai-Se-Si,即向西(Sai)、西(Se)方、西(Si)瓜。其中Sai字一千年前起由閩南移民帶到海南、粵西雷州等地,經長時間變異、子音S蛻變為D/TSai變成Dai/Tai,所以海南及雷州話[]da(無鼻音音同國字[])[]di(無鼻音音同閩南語字[]) [西]dai

海南、雷州與北越比鄰,越語吸收了漢語(西)字,會唸成Tai應可理解。

祭 獺

祭 獺

某日路過文化中心旁商店街,見櫥窗內擺放一瓶「獺祭」,細看下原來是日本燒酒,何以用「獺祭」二字作為品牌且不管它、倒是讓我想起一個快要失傳的閩南語詞彙「祭獺」。

「祭獺」閩南語音調為(括弧內為調值):泉腔ze(55)tak(5)漳腔ze(53)tak(32),不論泉漳腔,後一字聲調均為入聲,但調值不同。

先祖父自小生活於泉州市區,講的是標準泉州話,余孩提時即經常聽他說ze-takze-tak,只知意指"浪費"但未知其緣由,及長自先父口中得知:泉州府所轄惠安縣南海岸邊有一海獺群居之處,名獺窟島,獺善捕魚、但捕多食少,多排列置於巢邊、任其腐爛,先民引為浪費之意。此即"祭獺"一詞之由來。

無獨有偶,連雅堂「台灣語典」第二卷第221則記述如下:[祭獺為暴殄也,如獺之捕魚而祭。禮˙月令:獺祭魚。註:獺捕魚而陳之、如陳物而祭。]

祭獺一詞目前在台灣似乎絕跡,至於閩南語原鄉漳州、泉州如何使用,有待他日親屢斯土驗證。

富可敵國

           富可敵國(明鄭政權研究系列之一)

    友人嘗問南明鄭成功家族以一家之力抗清數十年、其所憑為何﹖余直覺回答:因富可敵國,故可養兵抗清。

一般稗官野史均稱:鄭父芝龍適逢大航海時代機運,1625年 起以私人武力在台海周邊闖蕩,經明福建巡撫熊文燦招撫任海防游擊,開始亦官亦商亦盜生涯,1635年擊敗另一海上巨盜劉香後,壟斷中國對外貿易通道,凡往來日本、福建、呂宋、澳門,外船均須掛鄭家旗幟(傳聞掛旗一舶三千金年入千萬,似嫌誇大)甲申之變後清軍入關時,鄭氏早已累積鉅富,故鄭成功之抗清、最多時擁兵十多萬人,南北征戰(北至舟山南京,南至廣東惠州),歷經38載(算至其孫鄭克塽降清,康熙22年,永歷37年、公元1683年),處處需糧需餉,若非擁鉅資早就無以為繼。但以上這些都只是軼聞及合理推論,若論及有無具體記載、則須由鄭成功周邊人物之撰述中去尋找蛛絲馬跡,其中最可信者為「從征實錄」。

從征實錄永曆5(1651)314日條下記載:虜(指清軍)過中左(即廈門)…太夫人(指鄭成功董夫人)同世藩(指鄭經時年9)棄其輜重只攜帶祖宗神位登舟

又從永曆7(1653)8月條下記載:太師平國公(指鄭芝龍、時拘禁於北京)差李德等虀手書列稱清朝欲賜地求和(即遊說鄭成功降清)…遂回稟與平國公,令李德星馳赴京回報。稟()云:[…不意乘兒遠出,妄起干戈,襲破我中左掠我黃金九十餘萬,珠寶數百鎰,米粟數十萬斛,其餘將士之財帛,百姓之錢穀何以勝計咸感怒髮指冠,是以有漳泉之師]。

370年前,一個家族在廈門一處即存金90餘萬兩(28噸餘)寧不謂「富可敵國」乎﹖

註一:「從征實錄」一書為鄭成功起兵后、掌管糧餉財務之戶官楊英所撰,自永曆3年至永曆16年,13年間所有征戰兵力之運用,清廷與鄭氏和議書信往來及家族人物(父、叔、兄弟、子)間之恩怨情節等鉅細彌遺(征戰用兵必先經理糧餉楊英必然可就近目睹,故其所載較之他書更為可信) ,應為研究明鄭之有利典籍。

註二:此書原為抄本,原藏福建南安石井鄭氏後裔手中。1931(民國20)中研院史語所據以複印刊佈於世(有前北京大學歷史系主任浙江海鹽人朱希祖所撰長序)1958(民國47)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輯發行重印本書。

註三:1948-1949年,蔣介石將上海中央銀行庫存黃金搬移台灣總重326萬餘兩(提撥給台灣省政府發行新台幣準備為80萬兩),與鄭氏相較:前者為全國中央銀行庫存量,後者為一家族之持有量,且時間相差3百年,足徵鄭家之實力。


西湖夢尋


西湖夢尋

「西湖夢尋」是一本書,作者張岱(浙江紹興人˙生於明萬曆25年、公元1597年,約卒於清康熙27年、公元1689年)。此書自序成於康熙10年(公元1672年),最早刊行於康熙56年(公元1717年)。

  乾隆郡志文苑傳及紹興府志張岱傳都稱張岱「累世通顯」、「服食豪侈」、「文思弅湧」﹔明末清初學者邵廷采(思復堂文集、明遺民所知錄作者)徐鼒(小腆紀傳作者)均稱張岱「長於史學」。

   (註釋一:張岱高祖父張天復係嘉靖26年進士、官雲南副使,曾祖父張元汴、隆慶5年狀元、官至翰林侍讀,祖父張汝霖、萬曆21年進士、官至福建按察使,父張耀芳、曾為魯藩長史,故稱為「累世通顯」。)

   (註釋二:張岱曾自為墓誌銘,自稱「張岱少為紈絝子弟好精舍、美婢、鮮衣、美食、駿馬、梨園、古董、花鳥故稱為「服食豪侈」。)

   (註釋三:張岱「陶庵夢憶」中自述:余家三世積書三萬餘卷圖書四壁、充棟連牀,受其祖父影響自幼好學。)

 (註釋四:張岱著作甚多,除最早問世之「西湖夢尋」外,較重要的尚有「陶庵夢憶」刊行於乾隆59年、「史闕」15卷刊行於道光4年、「瑯嬛文集」6卷刊行於光緒3年,另有「石匱」一書、詳載明代史實,未曾刊行,后為清代學者谷應泰購得,據以編寫「明史記事本末」成書於順治15年、早於官修明史八十餘年。)

綜觀張岱,生於官宦世家,好讀書而不好功名,生活奢侈、但所遺豐碩著作實已立言不朽。

「四書全庫」總目提要簡介此書如下﹔「是編乃於杭州兵燹之后,追記舊遊,以北路、西路、南路、中路、外景五門,分記其勝,每景首為小序,而雜採古今詩文列於其下,岱所自作尤夥、亦附著焉」。

  此書三百年前即依北、西、南、中之序,分區按景點分別介紹,與當今西湖旅遊導覽分區介紹不謀而合、非常先進。如南路重要景點靈芝寺、錢王祠、淨慈寺、小蓬萊(可能已不存)、雷峰塔、高麗寺等,即沿今日西湖南山路排列。所不同者,三百年來、部分景點(多係寺院)已淹沒不存,而三百年來新增景點、不知凡幾﹖(西湖重量級景點,千年來大都安然存在,如雷峰塔上一世紀幾已不存、現今新的雷峰塔較之舊者更有魅力)

  西湖夢尋成書於三百年前,是一本可供進入時光隧道神遊故園的導覽,亦可補坊間導覽在掌故方面之不足(有些景點張岱介紹反而更詳細,如錢王祠建於靈芝寺原址之上等)張岱對各景點掌故出處搜羅詳盡,記述用詞優美、描述細膩,襯以親歷所見,佐以歷來雅士文人歌詠西湖之詩文(如:蘇軾、李流芳、袁宏道、賈島、李賀、白居易、張京元等),對西湖用情之深可謂前無古人。

  余曾二度造訪西湖﹔對照此書,就今昔西湖之異、提出二個感想:

其一˙西湖擁有名勝如紀念館、博物館、美術館、歷史人物紀念碑亭、坟不下千百處,堪稱世上最大戶外歷史博物館、其內容隨著時間演進,在新科技方法維護下,景點只有增加而不易減少、亦難有湮沒機會。如孤山一處、三百年前僅以林和靖隱居放鶴出名,確實孤單,今日則是全湖最熱鬧之處,蓋從斷橋入孤山至蘇小小墓之間,增加了無數景點如鑑湖女俠秋瑾墓、俞曲園紀念館、西泠印社、樓外樓、中山公園、清行宮遺址、四庫全書文瀾閣、浙江博物館孤山館區、西湖美術館、白蘇二公祠。每逢假日從斷橋進入孤山的人潮不斷、萬頭攢動,所以說"斷橋未斷、孤山不孤"成了最佳寫照。

其二˙西湖史上火災不絕,昭慶寺、上天筑、靈隱寺、雷峰塔無一不大火毀而重建,建了再燒、燒了再建,越燒越旺,加以清初公孫二帝(康熙及乾隆)對西湖特別垂青,不斷加持(親屢親戡、處處題字立碑、建文瀾閣、建行宮)如今西湖已非西子而越發華貴熱鬧,比之任何一處湖山景區,西湖給人感覺絕無陰冷,永遠嬌豔,用蘇東坡的詩句來形容最為貼切「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1987年龔鵬程(前華南大學校長)策畫經典叢書,將此書加註標點重行付梓,有興趣于西湖文化歷史者,此書在考証上極具參考價值。

2019年第二度造訪西湖后,有一文貼於部落格(位址:soong88travel.blogspot.com)有興趣者、可上網參考。